2024-01-11 15:09:36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崔汉与鸬鹚感情深厚
崔汉展示鸬鹚捕上的大鱼
渔民们展示鸬鹚捕鱼技艺
鸬鹚捕鱼场面生动,颇具观赏性。本版图片由签约摄影师刘喜芳、马宁、徐国志摄
核心提示
“呵呵呵、呀呀呀……”1月3日,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附近一片开阔的水域上,渔民们脚踏双舟,摆出捕鱼阵形,挥动竹竿拍击水面,发出各种指令。船的四周,数十只乌黑油亮的鸬鹚往来穿梭,上下翻飞。
“鸬鹚通常被称为鱼鹰。鸬鹚捕鱼是襄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在丁营乡,鸬鹚捕鱼已经传承了上百年。”丁营乡综合文化中心主任高照辉说。
鸬鹚捕鱼场面生动
“茭草青青野水明,小船满载鸬鹚行。鸬鹚敛翼欲下水,只待渔翁口里声。船头一声鱼魄散,哑哑齐下波光乱。中有雄者逢大鱼,吞却一半余一半。”这首明末诗人吴嘉纪的《捉鱼行》,把鸬鹚捕鱼的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
古诗词中提到的鸬鹚,就是我们俗称的鱼鹰。
丁营乡位于襄城县东南20公里,为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市交界处,北汝河从丁营乡西北一路向东南流淌,在崔庄村与沙河汇流向东环绕而过。丰富的水资源不仅营造了优美的环境,还为各种淡水鱼提供了栖息之地。
一叶叶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划行,渔民们手执竹竿,以歌代令,驱使鸬鹚钻入水中捕捉鱼类……1月3日,在崔庄村附近的水域上,鸬鹚捕鱼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
微波荡漾,几个放鹰人配合着用渔网形成一个包围圈儿,然后嘴里唱起嘹亮悠然的号令,用竹竿驱赶着鸬鹚向包围圈儿游动。捕鱼过程中,渔民与鸬鹚配合默契,鸬鹚之间也密切合作,往往是两三只鸬鹚合力围捕一条大鱼。
鸬鹚灵巧地腾空跃起,一头扎进水里,当其钻出水面的时候,嘴里已经叼起一条通体金红色的大鲤鱼。放鹰人眼疾手快,一手抄起网兜,一手抓鹰挤着它的喉嚢把鱼扔进船舱,矫健的鸬鹚跃上放鹰人的竹竿,抖落身上的水珠,昂首挺胸骄傲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
寒冬时节,在丁营乡的河道上,清澈的河水,灵动的扁舟,矫健的渔民,敏捷的鸬鹚,还有震天响的号子,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生态画卷。
古老技艺代代相传
“我13岁就学会鸬鹚捕鱼了,这是家族传承了100多年的技艺。学习鸬鹚捕鱼要四年时间,这里面学问大着呢!”70岁的崔汉说,他所说的学问,主要是指放鹰人和鸬鹚之间,如何建立默契和情感。
崔汉是丁营乡崔庄村人,家传鸬鹚捕鱼技艺,到儿子崔党委这一辈已经传了五代。
清朝末年,崔汉的曾祖父崔玉林生活困难,家中缺衣少被、缺食少粮。由于身居沙河和北汝河之畔,鱼类资源丰富,为了养家糊口,崔玉林外出学习鸬鹚捕鱼技艺。后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据崔汉介绍,鸬鹚捕鱼很辛苦。鸬鹚捕鱼的最佳时节在冬季,水面上寒风刺骨,渔民的面部和手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放鹰人与鸬鹚为伴,不离不弃。这些鸬鹚很通人性,它们都是崔汉看着一代一代繁殖而来的,很有感情。
“鸬鹚俗称鱼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平时照顾它们用心着呢!鸬鹚羽毛厚实,夏天怕热,得给它们开着电扇。”崔汉说,几只鸬鹚一年的饲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靠鸬鹚捕鱼根本不赚钱,就是一种情怀。
传统技艺变身“非遗”
鸬鹚捕鱼是劳动人民代代传承下来的古老技艺。受捕鱼方式变革、自然环境变化、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等因素影响,养殖鸬鹚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
43岁的杜亚伟是襄城县山头店镇人,他从父辈那里学会了鸬鹚捕鱼技艺。“现在会鸬鹚捕鱼的人都六七十岁了,我是最年轻的。鸬鹚捕鱼是祖传技艺,不舍得丢掉,就是一种爱好,不图挣钱。鸬鹚捕鱼太辛苦了,我不打算让孩子学这门技艺。”杜亚伟说。
掌握鸬鹚捕鱼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鸬鹚捕鱼还能维持多久?
“我们年龄大了,如今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辛苦又不挣钱的手艺。”崔汉说到鸬鹚捕鱼的传承有些失落,他和鸬鹚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为鸬鹚的未来担忧,希望鸬鹚捕鱼技艺能长久传承下去。
鸬鹚捕鱼已经被列入襄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技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放鹰人“咿咿呀呀”的吆喝声中,鸬鹚入水、出水,动作敏捷。鸬鹚捕鱼浮出水面的一瞬间,画面优美,观者无不为之惊叹!
为了保留这一传统技艺,一些景区将鸬鹚捕鱼当成表演项目。崔汉等老渔民也希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他们能在游客面前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艺。
编辑 李炎 贾同岭 校对 李炎
责编 王婵 终审: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