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09:37:17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石冠兵/文 吕超峰 任江鹏/图
我要分享:
颍河第一桥
龙泉
珍珠泉
颍源亭
颍水春耕
龙泉寺
“不管天再旱,泉水都没干过。以前,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是掂着水桶、水壶去接泉水吃。”郑州市登封市石道乡西窑村村干部张海霞一边向我们指颍源亭、珍珠泉、龙泉寺的方位,一边告诉我们珍珠泉、龙泉的神奇。
在张海霞的印象中,这些年,不断有人来这里找“颍源”,就是为了看一看千里颍河的水究竟从何而来、是什么模样。
作为淮河的最大支流,颍河绵延千里、浸润万疆,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作为古人类演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文明发展史同样与颍河密不可分。
水是生命之源,润泽万物、滋养生灵。万物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纵观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逐水而居”成为自古以来人类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成就了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传递和繁盛。
那么,孕育许昌文明的颍水之源在哪里?近日,我们跟着《水经注》的记载,前往登封市进行走访,探寻“颍源”所在。
三源奇发:汩汩山泉汇流成千里长河
颍河,古称颍水、颍川。关于其源头,《水经注》记载:“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其中,“三源”分别为珍珠泉、少室溪、石淙河,称为右、中、左三个源头。
颍水是古代“四渎八流”之一——古人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称为“四渎”,分别是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四渎”的主要支脉为“八流”,分别是黄河支流渭水、洛水,长江支流汉水、沔水,淮河支流颍水、汝水、泗水、沂水。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比如,他们将“名山大川”固定搭配,似乎就蕴含着诸多深意。在古代,“四渎”被视为河川神的代表,与“五岳”一样享受帝王祭祀。而且,在古人的认知里,“四渎八流”还是具有神性的大水,其他河川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它们都源出名山,河出昆仑、江出岷山、济出王屋、淮出桐柏,流经区域都是在天地之中的王化文明区域,因此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以“八流”之一的颍水来说,正因为其发源于中岳嵩山,所以能够跻身于“名水”之列。同时,颍水源头所在地,还是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岭东水经颍河入淮河;岭西水入伊河,经伊川流入黄河。
自中岳嵩山发源,颍河一路向东流淌,流经郑州、许昌、漯河、周口、阜阳等地市,绵延千里,汇入淮河——汩汩山泉终汇成千里大川,在历史的长河中,滋润着两岸的沃土,养育了万千勤劳的百姓。
珍珠泉:四季恒温恒量的“神水”“圣水”
在张海霞的指引下,我们沿着G343道路慢慢探寻,终于在路边看到了颍源亭——亭内刻着“颍水之源”的石碑,明白无误告诉我们,找对地方了。
我们沿着水泥路向南下坡,西侧民房墙壁上写着“保护颍河源头共建生态水源共享碧水蓝天”的标语,东侧则是用红石堆砌而成的提灌渠,哗哗的流水声也已响在耳边。
很快,我们见到了珍珠泉,却与我们想象中大不一样:泉水依然清澈,却看不出是从地下涌出;有的村民提泉水刷车,有的村民在此洗衣刷鞋……如果不是池子上“珍珠泉”三个字,我们甚至以为又找错地方了。
史书记载,珍珠泉水四季恒温恒量,源流不断,天遇涝旱,水无增减,水温始终保持在15℃;泉水翻起,携气泡翻出,如一串串珍珠涌出,四季不绝,十分壮观,故称“珍珠泉”。
当我们笑问村民们“珍珠”在哪儿时,他们说,近些年,当地专门用石灰岩做成的石块将珍珠泉砌围,并在岩石上加了护栏,对珍珠泉进行保护。
站在围栏外,我们可以看到,池子中央有一盖着的圆井,不断向外冒水,将池水荡漾出阵阵涟漪。也许,“珍珠”都在被封盖的圆井内翻滚吧。
“珍珠泉的水冬暖夏凉。”76岁的陈村村民陈丰新告诉我们,在他十二三岁的那个夏天,酷热难耐的他跳进珍珠泉的泉水之中,“一下子可被水激住了,全身起鸡皮疙瘩,赶紧出来躺在旁边晒得滚烫的沙堆上,这才缓过劲儿来”。不过,即便如此,他的右腿还是留下了“后遗症”,大腿皮肤一直格外“松垮”。
正因为珍珠泉的神奇之处,自古以来,该泉被四方百姓称为“神水”“圣水”。据当地村民介绍,乾隆皇帝巡游嵩山时,曾专门来这里为其母取水治病。等到母亲病愈后,乾隆拨付专银,对泉水边的颍考叔庙进行修缮。
如今,珍珠泉依然流淌,但颍考叔庙早已不存,只留下半山坡上一座破旧小院。“这里原来都是颍考叔庙的地方,后来(庙宇)都被拆了,被人们平整成了田地。”陈丰新指着小院前等待种植小麦的田地说。
迈步走进小院,我们仅从石碑上的“重修颍考叔家庙碑记”,可以了解到,这座“小庙”重修于2012年,没有山门、大殿,没有阁楼、厢房……除了翠竹依然,其他遗存早已消失于历史尘烟之中。
龙泉寺:因“龙泉”得名的少林寺下院
对陈丰新来说,珍珠泉水的神奇,源自流传的传说,龙泉的妙处,则来自身边的故事。
“俺弟弟当时在宁夏工作,回老家专门从龙泉打了两大桶水带回去,给身体不好的大儿子喝。你还别说,孩子喝了之后,身体慢慢好了,后来还考上大学,现在在银川市的医院当医生。”他笑着说。
陈丰新口中的龙泉,位于珍珠泉南约2公里处的龙泉寺内,广方丈、深盈尺,泉水清澈见底,四季涌流,常年不涸。“不管你打出来多少水,泉水随后便汩汩冒出来,跟原来的水位持平,既不高也不低。”陈丰新一边用桶打水印证,一边向我们介绍龙泉的奥妙。
据地质专家勘测,龙泉与珍珠泉成因相同,同属一个地质断层——“龙泉寺断层”,均为断层接触孔隙上升泉,其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关系不大;水质为重碳酸盐水,富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大概,这也是人们将其传为“神水”“圣水”的科学解释吧。
龙泉所在的龙泉寺因“龙泉”得名,是少林寺下院,也是登封著名的七十二古寺之一。寺院坐北面南,南望伏牛山脉逶迤连绵,状如屏障;寺东、寺前是隐士沟水库,波光激淹,山水映衬,绿树葱茏。
龙泉寺建于何时,有关志书概莫能详。据介绍,根据在该寺千佛殿发现的一块北朝时期半截造像碑推测,其可能始建于北朝时期,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唐代时,龙泉寺建筑规模较大,僧人较多。孟浩然曾在《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上人》诗中写道:“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后来,龙泉寺逐渐衰败,先后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目前仅存千佛殿、六祖殿和山门等明、清以后建筑4座,以及造像碑、《重饰千佛圣像记》碑等古碑碣6品。这些建筑和古碑碣见证了龙泉寺的兴衰过程,尤其是千佛殿内,东西南三壁嵌有400多块砖雕佛像,更是印证着龙泉寺曾经的辉煌。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颍水之源的泉水依然汩汩涌动,跨越历史与时间,不断向前奔流。如今,周边群众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仍有一些群众到珍珠泉、龙泉打泉水吃,也许是为了记忆深处的那味甘甜,也许是为了对身体安康的美好期待吧。
编辑:余杨仪 张鹏 校对:孙辉
责编:王辉 终审:刘俊民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