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有“许”四千年

2024-11-28 09:39:59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记者 邓雷 杨红卫 石冠兵/文 吕超峰 任江鹏/图

我要分享:

摘要:

箕山许由庙

鄢陵陈化店许由墓

“许”字从西周时期至今的字形演变  资料图片

许由墓附近的墙绘《许由洗耳》

箕山许由古寨门前的石碑

箕山许由古寨

许昌为什么姓“许”?

在许昌博物馆,一楼展览的《许之由来》给出了答案,并引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感受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

“许地,因上古高士许由在此牧耕而命名。许由率部族……至现在许昌、鄢陵一带牧耕,这一区域,遂称之为许地。西周初年,周王朝在许地封国,称为许国。秦汉时,以原许国地置县,始称许县。汉末以来,成为许都、许昌县、许州等都城或郡县、州府治所。”

许由究竟缘何从登封来到许昌?又在许昌的何方落下了自己的足迹?近日,我们循着史料记载、考古发现,一步步追寻着许由的足迹,探寻许由东迁、定居许昌的过程,与他共同经历那段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迁徙之路。

许由东迁:沿颍河顺流而下耕牧“许田”

秋末冬初,阳光正好,田野寂静。拨开肆意生长的野草,我们登上满是沧桑的许由寨夯土寨墙,环顾四周,草木葱茏。历史的尘烟似乎穿越时空而来,许由部落的欢声笑语似乎响在耳边,诉说着他们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

这里是鄢陵县陈化店镇许由寨村——上古高士许由曾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土地上牧耕,留下了“许田”的传说。现存遗迹除了寨墙,还有一座10米方圆的青石墓冢,冢上长满了构树,冢前石碑上书“高士许由之墓”。

许由洗耳、德高望重、拒受禅让、许氏祖地、许由弃瓢、许由东迁……许由墓附近民房的墙壁上,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墙绘,讲述着千古流传的许由传说故事。

据史籍记载,许由是炎帝之后,字武仲,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相传为尧帝时期昆吾族部落首领。因鄢陵县陈化店一带水草丰茂、物产富饶而率其部落迁居此处。

关于许由之名,有专家学者认为,许由以地为姓,他的名字起于许:许原非姓氏,许的本意是“林木丰茂,居民成聚”。许由的“由”字也有考证,据《说文解字》《夏书》载,“由”字可以解释为草木丰茂之意,暗合“许”的本意。

传说中,许由原本带领族人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当时河水泛滥,两岸荒无人烟,大家一直为找不到一处合适的生存环境而发愁。有一天,他们顺颍河而下,走到现在许昌以东时,许由忽然听到天上传出话语:“此时到地,此地由你。”许由仰天观看,天空并无人影,只有一轮红日发着耀眼光芒。他不由心里一动:“此时正当午时,有人说话,‘言’‘午’是‘许’,此地‘由’我,说出了‘由’字,我是许由,这是天意。”

许由便立即下令,号召部落群众在这里安营扎寨。颍河两岸,一马平川,草木葱茏,野花遍地,正是适宜人类生活的栖居地。从此,许由部落就在这里耕田放牧,狩猎打鱼。后人将许由部落耕牧的地方叫“许田”,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许昌的名字也由此演变而来。

据考证,许由生活的尧舜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生产力低下,生产活动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许田”相传就是许由和其部落的耕作地。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许由寨遗址是一处新石器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3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铲、镞、刀、梭、方鼎足、鸭嘴鼎足、大足鬲、甑、缸、杯等,纹饰有方格纹、粗细绳纹、附加堆纹等。根据器形和纹饰的特征,其时代为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商代文化、战国时期文化遗存。

有考古专家表示,许由寨遗址时间跨度长,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我国史前时期聚落遗址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对研究原始社会晚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延续,有着极其重大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许由寨遗址也因此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看来,许由曾在许田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把许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传说中许由情操高尚、大公无私,以清高的气节闻名于世。正因许由德才兼备,他引起了尧的注意,要禅让天下于他。这才有了许由洗耳、许由挂瓢等后续的故事。

魂归何处:全国四处许由墓,许由究竟葬在哪里?

颍水悠悠,流淌着岁月沧桑。在华夏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居于颍水之畔的许由,以其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高尚情操,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开山之祖。

登封箕山有许由墓,鄢陵陈化店亦有许由墓……关于许由的归宿——他的墓葬所在,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据悉,全国共有四处许由墓,究竟哪一处才是许由真正的安息之地?

根据史籍和传说记载,登封箕山许由墓的证据似乎最为充足。《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焉。”《水经注》也有记载:“颍水径其县故城南……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这些文献资料都佐证了许由葬在箕山的事实。

箕山之巅,许由墓静静伫立,仿佛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墓冢朝向西北,呈圆形,直径约19米、周长约60米、高约6米,冢下则是1.70米至2.50米高的山石砌墙;周围环绕着许由寨,山石垒砌而成,分为大寨和小寨,小寨北部环绕墓冢。寨门位于南寨墙的西段,寨门为拱券状,平面为凸字形,古朴庄重。

同时,《水经注》还记载:“又有许由庙,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大守朱宠所立。”箕山下的许由庙坐北朝南,但现存的正殿、东西厢房及明代万历年间登封知县邢州傅梅刻立的“箕山”碑,都印证着这座庙宇的悠久历史。

尽管箕山许由墓“证据充足”,但鄢陵许由墓的“古老”也不遑多让。我们伫立在许由寨村的许由墓前,看着墓西侧记载“许由许由冢许城”由来的石碑,许由在此扎根生活的古老历史扑面而来:

“许由冢建于西周,系许由直系后裔、许国建立者文叔为纪念先祖所立。冢后古城名许城,建于春秋时代,属极罕见的许国古城堡,文化层积众多,曾出土许由时代(龙山文化时代)大量器物及人体遗骨,弥足珍贵……”

附近村民告诉我们,之前的许由寨呈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长约70米,高约5米,宽阔的寨墙上可以并排过两辆架子车,四周还有寨沟环绕。同时,寨墙内、墓冢旁还有六间大殿、石塔及碑林。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因为风吹雨淋、管理不善,再加上取土填坑、积肥,寨墙如今仅残留短短一段,大殿、石塔也早已毁掉。

“许由寨”遗址文物保护碑上的文字,印证了村民的记忆:“许由卒后,先人在寨北端为其撮土起冢厚葬,为许由冢,冢前有许由祠、庙、寺及宋代砖塔,今塔、祠、庙、寺无存。现存遗物有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修许由寺功德碑一通,许由寨古石匾额一方。”

站在登封箕山之巅,俯瞰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立在鄢陵许由寨残墙之上,环顾四周葱茏的田野,我们仿佛都能看到许由飘逸的身影,感知到他归隐山林后的悠然自得。

究竟何处是许由真正的归宿?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无论如何,许由高洁的精神品质,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心系故里:海内外许氏宗亲来许昌寻根问祖

从许田、许地到许国,再到许县、许昌、许州……自公元前22世纪的许由算起,4000多年来,起落沉浮,沧海桑田,“许”字一以贯之,成为许昌这片热土的终生印记和永恒旗帜。

追溯历史总是让人激动。千百年来,许氏从许昌开枝散叶,四散至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繁衍出“许”这一1000多万人的中华大姓。同时,许姓名人辈出,《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成就最高的许姓人几乎全出在中原——

东汉初著名水利专家许杨,许杨之后是许慎,到东汉末又有许劭,魏晋之际有许逊,元朝有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许衡,大学问家许有壬;近代有许雪秋、许光达、许世英、许白昊、许继慎,当代有新中国上将许世友……

天下许姓,根在许昌。作为许姓发源地,许昌成为海内外许姓后裔关注的焦点。一代代许姓子孙身在天涯、心系故里,在祖先创造的辉煌历史中一步步靠近,相聚在共同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旅居海外的许氏宗亲成立了世界性的许氏宗亲会,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设分会,并且随着寻根文化的发展,纷纷到许昌寻根谒祖。2016年10月15日,第十八届世界许氏恳亲联谊大会在许昌开幕,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十几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600余名许氏宗亲参加了这一盛会。

据许由寨村村民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许氏后人几乎每年都会到许由墓前祭扫,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许氏宗亲会还在此举办过寻根问祖大典,并给当地捐建了学校、教学楼。

“许由隐去村犹在,彭祖仙升冢尚遗。”上古时期,许由挂瓢而去,消失在历史尘烟中。但这把“瓢”的后代在全世界种下了绵绵瓜瓞,他们的藤蔓绵绵无尽,用充满生命力的绿意诗情和赤子之心点缀和美化着大地,让世界充满自然的和谐与人性的温暖。


编辑:毛志刚 吕科   校对:刘操龙

责编:王辉     终审:杨红卫


附件: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